电针对大鼠神经病理痛SNI模型脊髓背角传入神经末梢Glu的影响
【出 处】:
【作 者】:
马骋
;
李翠贤
;
余黎
【摘 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神经病理痛SNI(spared nerve injury)模型机械痛阈、脊髓背角微透析液中Glu含量,以及脊髓背角传入神经Glu阳性终末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模型、和电针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SNI模型。于造模前一天、造模后7d和14d,测定大鼠损伤侧机械痛阈;d8开始,电针组2Hz,1mA,30rain电针环跳和委中穴进行干预,1次/日,共7d。d14用微透析收集脊髓背角游离Glu,用HPLC(OPA柱前衍生)测定Glu含量(μmol/μL);免疫组化法观察脊髓L4、L5节段背角Glu阳性终末的平均光密度。结果电针可显著显著扭转SNI模型大鼠机械痛阈下降(P〈0.01);经电针干预显著减少因sNI引起的脊髓透析液中高Glu(P〈O.01);电针组脊髓背角Glu阳性终末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表明电针干预可显著抑制GIu的异常释放。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痛SNI模型有显著镇痛作用,该作用与电针显著抑制脊髓背角传入神经末梢释放Glu密切相关。
相关热词搜索: 神经病理痛 谷氨酸(Glu) 脊髓背角 传入神经末梢 电针
上一篇:针刺雄性小鼠关元穴对性腺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夏星汤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及对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