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校园新闻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Bulletin

  •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暑假期间...
  • 致全校女会员的慰问信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年仙林及汉中门校区寒假期...
  • 关于公布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

校园新闻

Academic trend

  • 我校开展第二次“教学反思周”...
  • 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学》入选...
  • 南中医远志服务团前往贵州月亮...
  • 媒体对我校本一批次录取情况进...
  • 江苏省天一中学代表团访问我校

学术动态

News center

  • 日程安排——2015年“传承与创...
  • 中医国学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一—...
  • 经管院20周年系列讲座之二、先...
  •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
  • 中药新药研发系列讲座—熊宁宁...
  • 学术讲座——中日关系的历史和...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3年 > 03 > 信息摘要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优化筛选研究

【出 处】:

【作 者】: 谢波 ; 邓海山 ; 喻斌 ; 方泰惠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冷冻时间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建立的影响,从而为中医学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5组,即空白组、5d组、10d组、15d组、20d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置于0℃冰水中15min,每日1次,各组分别冷冻相应天数,造成寒凝血瘀模型。观察血常规、卵巢和子宫指数和血液流变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5d和10d组大鼠红细胞可见显著降低和APTT的显著延长(P〈O.01);另外造模5天还可见血浆黏度、低转速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子宫指数可见显著减少(P〈0.05~0.01)。造模10d组还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显著增加,TT的显著缩短(P〈0.05~0.01)。造模10d和15d虽然均可见红细胞压积的显著减少,但是造模10d组却可见红细胞变形指数的降低,而造模15d却见其变形指数的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P〈0.01),TT的显著缩短(P〈0.05),血浆黏度的显著增加(P〈0.01),另外APTT也有缩短的趋势。而当造模时间延长到20d,反而可见PT和APTT的显著延长(P〈0.01)。但是各组大鼠肛温在整个造模过程中未见显著改变(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造模10d和15d可见大鼠出现凝血功能增强,并且15d组血液流变学异常最明显。该造模方法为中医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热词搜索: 寒凝血瘀 动物模型 证 blood stasis due to cold syndrome animal model syndrome

上一篇:大孔吸附树脂与离子交换树脂联用分离富集复方肝康片中总黄酮与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下一篇:感毒清颗粒抗过敏作用研究

友情连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食品与药品
版权所有©2014南京中医药大学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苏ICP备11032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