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出 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CAS
CSCD
2016年第32卷第1期 21-24页,共4页
【作 者】:
丁敏
;
冯骅
;
靳长旭
;
徐蕾
;
张婕
;
林天云
【摘 要】
目的比较针刺、羊肠线、PDS线3种方式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差异,观察2种不同材质微创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22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羊肠线组、PDS线组,每组76例。3组均取穴患侧攒竹、鱼腰、太阳、地仓、颊车、牵正、下关、风池,双侧合谷、双侧足三里。3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综合评分及面神经电图(ENoG)检测以评定疗效。并对2组不同材质埋线疗法治疗后即刻、第10天、第30天、第60天不良反应作对比观察。结果 3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额肌、口轮匝肌经治疗后ENoG波幅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2种材质穴位埋线治疗后即刻出现压痛、硬结、红肿等不良反应,P〉0.05;2种材质穴位埋线治疗第10天,羊肠线组出现压痛、硬结、红肿等不良反应明显多于PDS线组,P〈0.01;治疗第30天,羊肠线组出现压痛明显多于PDS线组,P〈0.05,由于硬结、红肿发生频数较低,合并统计结果显示,硬结、红肿明显多于PDS线组,P〈0.01。结论针刺、羊肠线及PDS线埋线对顽固性面瘫均有疗效,而两埋线组在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面更具优势,PDS线作为穴位埋线的埋植材料,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羊肠线。
相关热词搜索: 面神经麻痹 顽固性 穴位埋线 针刺疗法 prosopoplegia refractory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acupuncture
上一篇: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IL-17、IL-23水平的影响
下一篇:退白颗粒联合NB-UVB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